发布时间:2022-04-29 05:29:54 发布人:
所有人都在质疑奈雪的茶。
但最多的拷问还是关于它的盈利。均价高达43.3元/杯的网红奶茶,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暴利。
三年时间,奈雪的茶亏损近亿元。流血也要上市的奈雪,挂牌当日的股价想必不会好看。
这几天刷公众号,关于奈雪的茶的报道,大多是《亏亏亏,迫切上市的奈雪还能撑多久?》、《连续三年亏损,奈雪的茶迫切上市》这类标题。
诚然,奈雪的茶不被看好,不能全怪媒体。说到底,其实还是个新茶饮究竟是不是门好生意的问题。
和开餐厅一样,奶茶店一般是两种模式,加盟或直营。
在新茶饮赛道,加盟打法的典型代表是蜜雪冰城,这种模式通过收加盟费,再转移成本,利润相对会高一些。
根据柠檬创投社调研的数据,每新开一家加盟门店,蜜雪冰城总部能收17万元。而蜜雪冰城门店已累计超过1.5万家。
但加盟模式的缺点也明显,由于店多、经营主体难以管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频率高。
直营模式的头部奶茶代表,是奈雪的茶和喜茶。这二者有更好听的名字,叫新茶饮品牌,走的都是高端化路线,30多一杯,消费者付钱时能有所感受。
由于高端又直营,奈雪、喜茶的门店通常会开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商场,租金、人工等成本不低,属于重资产运营。
奈雪的茶成本有多高呢?拿官方数据举例,2020年1-9月,奈雪的原材料、员工、租金以及物业管理费等开支,合计占总收益的80%。叠加市场竞争激烈、奶茶门槛不高等因素,这种模式在资本看来并不性感。
而奈雪更严重的问题是,虽没有对标星巴克,但创始人彭心确实想做国际化品牌。彭心对商业蓝图规划和畅想,是东方饮品符号席卷全世界,是采用优质食材制作出新鲜、好喝的高端茶饮。
非广,老王对此表示赞赏,相比短期盈利,奈雪的茶创始人看得很远。
但这是十分不讨好的事情。拿近期新产品霸气玉油柑来说,奈雪经过了长期的研发和实验,才上新一款产品。上市没多久,立马被最大竞争对手喜茶复制。
(图:奈雪的茶玉油柑 VS 喜茶玉油柑)
抄袭没有成本,奈雪研发有成本。此前老王向奈雪内部人士了解到,他们平均新品研发需要几个月,这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奈雪的茶成本高,还有部分原因来自于欧包。“一口好茶、一口欧包”,奈雪将自己和其他茶饮做了区分,但它家的欧包多为现制,很多店都会配烘焙坊和烘培员工。有了这些,奈雪的茶基本都是大店,平均面积200平米。你看,人工租金成本又加大了。
即便是欧包加奶茶的形式,也有乐乐茶等一众跟风者。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同质化,是新茶饮最大的痛点。
在北京三里屯,奶茶店内卷最严重的时候,一条商业街往往几百家奶茶店同台竞技。
2018年年底,老王从三里屯SOHO路过时,就能见到庄茶、黑泷太郎、泰茶等十几家多奶茶店。但除了名字,他们的辨识度并不高。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茶颜观色。从品牌名、门店外观、产品、无一不在复制湖南品牌——茶颜悦色。
这也反映出茶饮门槛不高,壁垒不厚的事实。譬如,当下很多年轻人创业,首选项目就是奶茶店。在天眼查可以看到,过去两年,国内新增了超过10万家茶饮相关企业。
君不见,甚至连送快递的中国邮政,也注册了“邮氧的茶”,意图在这个高度内卷的市场里分一杯羹。
不过,奶茶店越开越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品种却很少。甚至有朋友跟老王说,市场上的奶茶只有芝士奶盖、水果茶,芝士奶盖水果茶三种。
同质化严重,一些品牌就剑走偏锋。比如,市场上大多数奶茶是甜的、高糖,某些商家就出咸奶茶、低糖奶茶。
如果创新实在不够,那就料来凑。加豆腐、加芋圆、加糯米。有时候,喝一杯加料的奶茶,就感觉吃了十碗饭。
中式茶饮企业尚未赶超星巴克,就陷入了同质化的怪圈。对于奈雪、喜茶这类高端奶茶而言,无疑锁死了天花板。
消费者从来是喜新厌旧的,尤其是社交网络发达的当下,若没有品牌壁垒,打出差异化,很快就会被替代。
在一二线城市,一家餐饮店平均寿命为508天。然而商家能在这个时间段里回本的,几乎没有。
奶茶店也是如此,尽管头部品牌暂时不会如此凄凉,但在经过拼营销、拼产品的前期竞争激烈后,奶茶大同小异,审美疲劳的消费者是否还会为“网红奶茶”光环买单,这是奈雪、喜茶的当务之急。
奈雪的茶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所以选择了加速上市。
无论是互联网领域,还是传统行业,强者恒强是普遍现象。第一名总是能甩开第二名一大截,争夺“奶茶第一股”的名号也变得尤为重要。
但这不是重点,坚持高端化的奈雪,显然想走的更远。从它的规划来看,数字化和扩展门店,以及品牌建设是上市后的主要动作。
在外界看来,这些动作极其不明智,甚至被批为“盲目扩张”、“经营不善”。
不过,换个角度。按照“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商业哲学,奈雪似乎想的很明白。
数字化意味着更加标准化的管理,奈雪这方面借鉴了瑞幸咖啡,它还挖走了瑞幸首席技术官CTO何刚。
标准化还体现在,奈雪参与制定《茶类饮料系统团体标准》,推动行业发展。这其中包括,制作手艺、原料、以及安全卫生要求。
比如,在《标准》中还提到,要求每千克水果茶含有大于等于两百毫克的茶多酚,并按照国家对于茶饮的GB/t21733标准来。
对于野蛮生长的新式茶饮而言,这些行业标准尤为重要。
当然,奈雪自己的问题也很多。食品安全、单价高,这也让不少人诟病,包括老王。不过,现行同质化严重的茶饮赛道中,坚持研发创新、坚持用新鲜原料的,并不断改进经营的品牌已十分少见。
相比其他讨巧的茶饮品牌,奈雪的高端化路线并不好走。它和星巴克一样,也卖文化,也注重场景体验,还试图推广中式茶饮文化。
但在盈利和品牌之间,现在的奈雪,显然还需做出一个选择。
我对项目很感兴趣,请尽快寄资料给我!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加盟商了吗?
我想详细了解加盟流程!
加盟该项目能得到哪些支持?
我想加盟请电话联系我!
加盟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项目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发布
电话
微博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