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7 17:54:23 发布人:
这几天,甘茶度严重卫生问题被曝光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7月9日,看苏州记者走遍苏城的大街小巷,发现甘茶度已经“销声匿迹”。几乎是一夜之间,苏州十几家门店都关了!究竟是甘茶度从业人员心中有鬼,自动“消失”,还是有其他原因?来看记者调查。
园区、吴中相继查封、整改多家甘茶度门店
前几天,甘茶度被曝存严重卫生问题: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烂芒果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隔夜的茶、兑水的果汁。
视频一经发布便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愤怒的网友质问:“这是甘茶度还是泔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视频并评论:“食材令人作呕,加上‘教科书’式的作假,就是货真价实的作恶。在‘四严’守护舌尖安全的当下,这种丧心病狂的恶,不仅缺德,还涉嫌违法犯罪。而该挨法律板子的,仅是相关店员吗?”
事件发酵后,苏州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对各自辖区内的甘茶度进行一一排查。
7月6日,在园区一家甘茶度奶茶店,店员在制作过程中,全程都没有佩戴口罩等卫生防护装备。店内广告自称,他们坚持杯杯现做,新鲜是按小时,甚至按分钟为基础的。可是摆放在店内的部分芒果已经出现了黑色斑点,橙子甚至已经发霉,有腐烂的迹象。该店因使用变质水果,被园区市场监管局查封。
在吴中区的一家甘茶度门店,执法人员发现在存放原材料的冰箱里,员工自己食用的甜品、水果以及用来制作饮品的原材料都放在一起。而在冰柜中,一些制作的半成品被放在了收纳罐内,但是瓶身上并没有标注制作的日期。执法人员现场开出了监督意见书,责令店家立即进行整改。
遍寻苏城,甘茶度“一夜消失”
而在姑苏区,看苏州记者搜索到唯一一家景德路沿线的甘茶度门店。赶至现场却发现,早已看不到门店的踪影。看苏州记者按照大众点评上的提示,拨打了店家的电话。店家称“早就不开了,已经回到安徽老家。”
在相城区,分布于元和、渭塘和阳澄湖区域的4家甘茶度门店也因各种原因纷纷关门。
有的甚至已经易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从喜茶到甘茶度,奶茶行业到底怎么了?
各位看官一定还对前段时间喜茶的“风波”记忆犹新。
就在前不久,“苏州孕妇在喜茶旺墩路店喝到绿头苍蝇遭喜茶店员赔三杯”的投诉引发了“喜茶”的一连串“事件”。随即,喜茶苏州四家店被查,2家被责令整改。
从喜茶到甘茶度,奶茶品牌在食品安全的防守上频频失守底线,这些奶茶品牌到底怎么了?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走在苏城的大街小巷,几乎每隔几米就能迎面撞上手捧奶茶的年轻人,奶茶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的“必需品”。
以苏州为例,看苏州记者发现,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就有甘茶度十几家,喜茶十几家,类似一点点、COCO等品牌更是多到不胜枚举,几乎每隔2公里有1家。苏州的奶茶品牌不下百家。
1万元就可以创业,是各类奶茶品牌主打的口号。的确,奶茶品牌加盟的低门槛和高回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向这个行业。“投资小、见效快”是这类创业的“吸引力”。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奶茶加盟品牌,只要在人流量稍旺的区域,只需要几平方米的空间,一年轻轻松松可以赚到20万,而在大型的综合体内,每年30-50万也不是梦想。
丰厚的市场效应导致几乎每个品牌都在疯狂的扩张,而利益驱动和疯狂扩张的背后,则是底线的丧失。从业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食品安全意识模糊,管理人员也缺乏垂直系统的管理和培训,导致市场鱼龙混杂。
事实上,涉事奶茶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难以解决的技术或经济难题。只要从业人员秉持最基本的道德感,严格按照食材标准选取,保持基本的卫生状况,就可以悉数避免。但这种自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缺乏硬性约束的行业自律无法保证所有企业都能坚持合法经营。
而另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则是,食品安全违法的“代价”相对较低。如上述情况,常见的惩罚不过罚款数千数万,停业几个月,再大的莫过于关停单个门店,这样的惩处力度能否达到让违法违规者痛改前非的效果?恐怕不容乐观。
因此,我们呼吁:依法加大违法成本,打破这个怪圈。要用法律手段,让经营者熟知一个原则,让社会形成一种氛围:“让危害食品安全的人无路可走”。
我对项目很感兴趣,请尽快寄资料给我!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加盟商了吗?
我想详细了解加盟流程!
加盟该项目能得到哪些支持?
我想加盟请电话联系我!
加盟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项目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发布
电话
微博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