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8 10:36:38 星空加盟网
在云南腾冲市,一个嘴笨的男人失业下岗后,拿着老父亲给的六万元钱起家,靠卖当地的一种小吃,竟然做到年销售额上千万。他是如何做的呢?跟大力一块去看看吧。
他叫赵庆生,云南腾冲人,是个老实巴交、不擅言辞的中年男子。十多年前,赵庆生的食品厂改制,他成了下岗工人。为了生计,这个老实、木讷的男人到处寻找出路。有一次,他去街边吃饵丝,听到旁边的游客说,这个饵丝,要是能带回老家给家里人吃上,那该多好。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赵庆生心头一亮,这不就是个创业的好机会吗?他想改良云南饵丝,让云南饵丝走向全国。
饵丝是腾冲的传统小吃,一斤鲜饵丝卖2.5元钱,小吃店一碗饵丝卖8元,只能现做现卖。赵庆生想把饵丝做成可以长期保存,且方便携带的食品。对饵丝进行深加工,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可他手头上一没资金、二没技术,该如何入手呢?
赵庆生的老父亲,拿出自己一辈子的积蓄五万元,加上向亲朋好友借来的一万元,交到了赵庆生的手里。6万块钱,对于赵庆生来说,是笔巨款。但要建一个加工厂,这钱就显得太少了。赵庆生决定要找人合作。这样既可以节省设备投入,又可以借力别人的技术。不善言辞的赵庆生,是如何去找人谈合作的呢?
每次去谈合作,赵庆生手里总是带着五张纸。可当大家看了看赵庆生手上的五张纸,都直摇头表示做不了。但有一个人,却愿意和赵庆生一起,琢磨生产这种厚度只有0.5毫米的饵丝。他叫程永光,有40多年的饵丝制作经验。赵庆生发现,用浆米做出来的饵丝,韧性大,不容易煮烂。于是,他和程永光一起用浆米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生产出了厚度在0.5-0.6毫米的饵丝。于是,两人分工合作,程永光负责生产鲜饵丝。赵庆生负责烘干、定型、包装,保质期长达一年的方便饵丝,就此开始投入生产了。
但是,如何将生产出来的方便饵丝,快速销售出去呢?赵庆生本就老实木讷,不善言辞,再怎么苦练推销技巧,也难于说动别人来购买他的产品。他干脆直接靠产品来打动人,用产品本身的特点来吸引人气。
腾冲是一个旅游城市,各个景点人气非常旺。赵庆生就到景点宣传自己的方便饵丝。但他拿出来搞宣传的道器,却是做饵丝的米球。大伙对这个米球很感兴趣,一块玩得起劲。当人们得知,这个米球是做饵丝的大米时,都想尝一尝方便饵丝的味道。在现场,就有人掏钱买赵庆生的方便饵丝。
靠着在景点做活动的人气,赵庆生的方便饵丝铺进了景区的土特产店。同时,腾冲市区里的150多家土特产店,也纷纷进货方便饵丝。
赵庆生靠着玩米球吸引人气,靠着土特产店打开销路,一年竟然销售出了1300多万元的方便饵丝。他的饵丝加工也从小作坊,升级成了工业化生产线,十几名下岗工人在他这里得到了工作安置。
1.填写信息
2.沟通需求
3.项目推荐
4.合作洽谈
5.加盟成功
发布
电话
微博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