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7 05:02:50 发布人:
1.大约在1981年我家刚盖了五间大瓦房,家里拉了一屁股债,日子过得很难,仅靠父亲每月那点微薄的收入还债特别费劲。
2.我小叔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趁每次回来看奶奶时也不知道从哪里给批发些五颜六色的小气球让我们和四叔家卖。
3.现在想想那时估计父亲也不一定给小叔本钱的。
4.那年冬天放了寒假,因为碍于面子,我就和父亲去镇子南边明水搭界的地方去卖
5.因为那里熟人少些,好卖。
6.小气球,我们当地人都叫“紫茄子”,其实就是用一个三公分长一公分粗的小竹管子一头系根宽三毫米的皮筋,把气球口撸紧在这头,用嘴吹起来后让气球收缩的气带动小竹管子的哨子叫起来。
7.这是八十年代最常见的玩意了。
8.因为那时候没别的玩具,“紫茄子”在当时也算物美价廉,深受小朋友喜欢。
9.那时一个卖三分钱,批发的话据说几厘钱一个,也算是本小利大了。
10.我和父亲吃完早饭,一人提着一个包,里面装百十个“紫茄子”,都是晚上在家组装试验好了的
11.我们一路向南,步行穿过城南寨子村,金盘村,到了三盘村才开始沿街叫卖。
12.父亲为了吸引人,在自己棉帽子上还挂几个吹起来的“紫茄子”。
13.我们一边走,一边吹起来“紫茄子”,让它自己叫。
14.这样小朋友听到就会来买。
15.那时候农村好点的家庭大人也就给孩子几分钱零钱花。
16.十来岁的孩子手里有零钱的就会自己买个来吹,没钱的就会跟大人要钱来买。
17.我们走街串巷一个村子能卖好几十个呢。
18.也有买了回去吹不响的找回来的,我们就给他修理下。
19.其实也没啥大毛病,一般是皮筋位置偏了的多,偶尔也有管子不行的,就给人家换一个新的。
20.我们那时最远去过四盘村、牛牌村、郑家村、河南村,一直卖到小年前
21.年后从正月初五走完亲戚又开始卖到元宵节开学。
22.过年后“紫茄子”格外好卖些,因为孩子们手里都有几毛钱的压岁钱了,所以每天能挣个几块钱。
23.我们爷俩中午在外面能花一毛钱买俩热芝麻火烧吃。
24.年后打火烧的不开门就自己带馒头和过年菜凑合着吃点。
25.那时候也不知道带点热水喝,就这么干吃。
26.现在想想小时候也真是跟着大人吃苦了。
27.父亲一个人上班,拉扯着我们一家六口人还得还账,少吃的无喝的
28.那时多亏小叔这么帮我们拿货,才能干几天小买卖挣点钱。
29.去年秋天爬山顺路去看小叔时,小婶子才说出了他们结婚这么多年来小叔工资不交家,他俩都是自己花自己工资,所以小叔才有点自主权帮衬我们这穷亲戚。
30.这些年小叔为了我们也真是作了不少难!每每想起来这些事我们全家人心里都暖暖的!都说“爹亲叔大,娘亲舅大”,我真是感觉到了叔是真亲,啥时候也不能忘了他!
我对项目很感兴趣,请尽快寄资料给我!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加盟商了吗?
我想详细了解加盟流程!
加盟该项目能得到哪些支持?
我想加盟请电话联系我!
加盟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项目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发布
电话
微博
公众号
回顶部